作者:智信禾
時間:2023-03-27
315剛過,曝光出來的信息相信不少又刷新了大家的三觀。小編借著這波東風也給大家普及一些知識產權方面的反面經歷。因為隨著人們對于知識產權的認識越來越清晰,申請商標、著作權以及專利的案件量與日俱增,在知識產權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少不法分子也從某些環節中發現了可乘之機,設置了一些騙局。
關于專利和商標文件“到付”的騙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微博曾經發布過:“【再次提示!關于專利和商標文件“到付”的騙局】再次提醒公眾,不論是“專利書”還是“商標公告”,如果讓您支付快遞的到付郵費,均是不法分子利用網上已公開的信息騙取錢財,一!律!是!騙!局!
我局向申請人寄送的官方書件均不需要申請人支付任何費用,請大家提高警惕,謹防詐騙!
如您要查詢相關的文件信息,可登錄我局官網,在相應的應用系統中查詢。”
不少申請人反饋曾在商標、專利申請過程中收到莫名的快遞,且為到付,部分申請人誤信是官方文件就付款了。里面可能是官方主體不明的或者非委托的代理公司出具的公告通知函件,還有繳費通知等相關信息。這種請大家務必及時與官方電話或者自己委托的代理人進行咨詢,不要擅自付款,以免被騙。
陌生號碼通知商標被無效或者駁回:
隨著代理機構的增多,各代理獲取業務的難度增加,部分代理機構“另辟蹊徑”。不少商標申請人可能都收到過一些陌生號碼打電話通知商標駁回了,其中有一部分后來真的收到了駁回通知書,還有一部分商標根本沒有駁回。對于申請人來說,收到這樣的電話難免驚慌,病急亂投醫,導致上當受騙的情形不少。
此類騙局一般有以下幾種情形:
自稱商標局或商標局某單位的人,要知道商標局的官方通知都是通過官文、通知書、公告等方式通知給代理機構或申請人的,口頭通知的是什么成分,大家就清楚了吧,所以直接掛電話即可,不放心的可以和官方咨詢電話確認一下。
稱自己是某某商標代理公司的人,但不是原代理公司,這種一般是經過一些分析軟件判斷可能出現的駁回,然后和申請人聯系時透露出“內部關系”等信息,吹噓夸大自身能力,當申請人真的收到了駁回,他們就會借此印證自身實力,并詆毀原代理機構,爭取到駁回復審的機會,部分此類代理機構還承諾“包過”已加收更多的費用,實則純屬忽悠。
商標申請時原代理公司,部分代理公司為了額外加收費用,口頭告知委托人有相關可能涉及到法律案件的通知,需要額外加收費用,這種請申請人也要注意,一定要以官文為準。
還有一種是最膽大妄為的,直接造官文的:
隨著大家的修圖技術的不斷“精進”,不少“善解人意”的代理所直接自己幫助申請人制作證書。一部分此類代理機構會以“低價”“包過”等字眼吸引申請人,然后快速吸收一批資金,偽造一批證書發送給申請人然后迅速跑路?;蛘邆卧臁渡虡嗽u審案件答辯通知書》等涉及法律案件的官文,收取代辦案件費用。
還有一部分此類機構也不是全部都靠騙,有一些商標業務如能談妥價格,還是會為客戶進行辦理的,但有些就只是光收錢而不會有任何實質操作的,比如偽造的《商標評審案件答辯通知書》等情形,甚至他們事務所根本就沒有此類業務。
以上這些真的是騷操作不斷,令人“嘆服”。
近些年,可以看到官方在反詐的宣傳上傾注了不少心力,也加大了投入,但不法分子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所以大家收到此類信息時請及時與官方核實,以防上當受騙。